“#留学生回国 考公难?”“求职陪跑|#体制内 开始拒绝#留学生 了吗?”——这类声音曾让无数海外学子对未来#职业选择 充满焦虑。
图源:Canva 但近期,#中国人民银行 、#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(#中留服 )、#中国证监会 等国家部委及直属单位接连公布拟录用名单,用数据打破谣言,用事实告诉大众:留学生考公不仅被认可,更成为体制内“高精尖”人才争夺战的核心目标! 硬核数据实锤! 多部委“海归优先”名单曝光 央行:“海归军团”207人上岸 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直属单位公布2025年度拟录用#公务员 名单,207名留学生成功“上岸”,占比超总录取人数的5.9%! 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(第二批)公布的名单北京地区拟录用10人,且10人全是留学生。 图源: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中留服:为不超过35岁留学生开设“专属通道”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2025招聘公告,多个岗位标注“留学生优先”,且年龄放宽至35岁,仅要求国(境)外留学人员在7月31日前取得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书! 更关键的是,不卡毕业年限,这意味着毕业3年、5年甚至10年的留学生,都能直接冲击体制内“铁饭碗”。 图源:中国留学网官网 证监会:拟录用名单“海归含量”超10% 在中国证监会公示的 287 人拟录用名单里,有 30 人具备海外留学背景,占比成功突破 10%。 这些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中,不乏来自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名校的毕业生,他们所学专业涵盖金融、经济、会计、法学等多个领域,与#证监会 的业务需求高度契合。 图源: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国防领域:首次将QS前200高校留学生纳入招录 2025年#陆军 、#海军 、#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 、#军事科学院 、#信息支援部队 等纷纷公布直接选拔招录军官公告,首次将QS排名前200的高校留学生纳入招录范围,以往因境外居留时长限制而使留学生难以报考国防领域的政策障碍,也正在逐步被清除。 图源:军队人才网官网 超10家中央机关集体“财政部、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直属单位、商务部、交通运输部等超10家中央机关近期密集公示拟录取名单,海归人才正加速涌入体制内。 为什么“国家队”需要海归?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,国家机关在推动国家发展、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。而#海归 人才凭借其独特的优势,成为“国家队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可以说国家机关对海归人才的需求,正是顺应时代之需: 图源:Canva 首先,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国际化视野,在海外学习生活中浸润于多元文化,熟悉国际规则与标准,能以更开阔的格局应对涉外事务与国际谈判。 同时,流利的语言能力和深厚的跨文化沟通功底,让他们在处理国际合作项目、搭建对外交流桥梁时如鱼得水。 再者,在知识与技能层面,留学生接受国外前沿教育体系的熏陶,能融合国内外经验,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。 “留学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近年来,国家对留学人才日益重视,明确“支持留学、鼓励回国”的方针,全国各大城市为吸引海外学子归国发展,纷纷推出“真金白银”的福利政策: 落户方面,一线城市彻底撕下“高冷”标签:#上海 对世界前50院校毕业生直接开放#落户 ,前100名院校仅需6个月社保;#广州 更彻底取消社保年限限制,找到工作就能申请;#杭州 甚至允许毕业2年内的留学生“先落户后就业”,无需#社保 记录。 住房补贴更是“壕气”十足:上海#虹口区 对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,租住专门对其推出的人才驿站,给予最多不超过6个月过渡期的租金补贴;#深圳 本科留学生能拿1.5万一次性#租房补贴 ;#杭州 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每户每年发放1万元,发放三年。 图源: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创业扶持更是“空前力度”:上海#浦东新区 为#留学生创业 提供15万无息贷款,符合#浦江人才计划 的#留学生 可获50万资金支持;北京设创业奖和专项资金支持,优秀项目直接给10万开办费;杭州对#人工智能 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特别项目,最高资助500万。 就连购车都有专属福利,你能想象?从落户到安家,从创业到出行,留学生回国发展的每一步都被政策“托举”。可以说,2025年的当下,“留学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。 留学生考公必读: 认证、选岗与材料准备全攻略 留学生考公需重点关注三大核心环节:学历认证、专业匹配与资格审核。 首先,务必在报名前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,这是报考的“敲门砖”,部分省份还会要求提供认证报告编号或复印件。 其次,院校与专业的选择务必精准匹配岗位需求。在院校层面,多数岗位可能对毕业院校设有门槛,例如优先认可#QS世界大学排名 前100的海外院校;在专业方面,需特别留意国内外专业名称的差异,如不完全对应,需及时联系招考单位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。 此外,毕业时间节点至关重要,需确保学制结束时间早于报名截止日期,避免因时差或论文答辩周期导致资格审核不通过。 最后,除了上述条件外,留学生还需关注岗位的个性化资格门槛。部分岗位除基础条件外,可能额外要求获奖情况、特定资格证书或语言能力证明等。这些要求可能因岗位而异,需要留学生仔细查阅相关公告和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