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抱歉,我们不招收一年制‘水硕’!” 一年制硕士选择延毕成热门趋势?

留学
留学咨讯 浏览量:97 发布时间:2025-08-30

大家在网上或许都见过 “一年制硕士 = 水硕” 的说法。而部分留学生为了打破这种对一年制硕士的刻板印象,竟然选择了延迟毕业





01 


延毕成 “热潮”


此前,某企业拒绝录用一年制硕士的消息登上热搜,其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到:2023 年入学的港澳地区、英国、澳洲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一年制硕士研究生,不纳入 2024 年招聘范围。



该企业要求应聘者需为 2024 年毕业的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统招全日制应届毕业生(含择业期内未就业者),或 2024 年 8 月底前取得教育部留服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且有派遣资格的留学生,同时需拥护党的领导、品行端正等。


无独有偶,一位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(IC)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with PSE 专业的学生,在投递中石油寰球工程设计院和中石化 SEI 设计院时,也被 HR 质疑 “培养时间太短导致专业能力不足”、“所学模拟软件与工业界脱节”,甚至因本科是 “非石油系统的中下 985” 而被贬低本科背景。这位同学因此气到一天没吃饭。



面对这些质疑,部分一年制硕士项目的学生选择延长学制,主动变成 “二年制” 硕士。


港大商学院金融学项目的宣讲老师曾在提前批招生宣讲中给出数据:有三成学生选择延期毕业,而实际数字可能更多。2022-2023 学年,港大商科在读授课硕士为 2618 人;2023-2024 学年这一数字飙升至 5264 人,且 23fall 并未扩招一倍,其中不少是延毕学生(延毕学生仍计入第二年在读人数)。



 02 

一年制港硕的现实困境


绝大多数一年制港硕都面临 “入学即秋招” 的难题:刚进校园,还没熟悉课程体系、积累实习或科研经历,就得仓促投入求职。再加上不少 HR 对一年制硕士的偏见,求职难度可想而知。


不过,延毕操作并不复杂:只需留一门课到第二年修读,再申请学校延长学生签即可。更关键的是,港硕按学分收费,延毕期间无需额外缴费。



延毕的核心优势在于能保留 “应届生” 身份。国考和大厂校招中,不少热门岗位明确要求 “仅限当年应届生报考”,而一年制硕士常因毕业时间尴尬错过最佳求职窗口(例如 7 月毕业时,当年秋招尚未大规模启动,已属 “非应届”)。此外,延毕学生能抽出时间深入企业实习,积累工作经验。


但延毕并非完美无缺👇


❗需多花费一年时间和金钱


❗存在不确定性,无法预判一年后就业市场是否更严峻;


❗今年起各地逐渐放开应届生身份限制,若限制取消,延毕的这一优势将大打折扣。




 03 

正视一年制硕士


延毕热潮的背后,归根结底是对一年制硕士的刻板印象:多数招聘者认为一年制学习时间短,学生连适应环境都困难,专业基础不如国内读两三年研的竞争者扎实。


然而,他们忽视了一年制硕士 “学习时长短” 的背后,是高密度的课表、高压的学习环境和严格的学业考核制度;也忽视了其录取门槛 —— 需要优秀的本科背景、高 GPA、突出且对口的实习经历、优异的语言成绩等。


有人质疑:“连 HR 都不认可,一年制硕士怎么找工作?” 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

智联招聘《2024 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》显示,海归优先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连续五年上涨,2024 年达 15400 元 / 月(2019-2023 年分别为 11739 元、12592 元、13719 元、14680 元、15240 元)。



对比 2024 年一季度《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》,最高的上海平均薪资为 13617 元 / 月,可见海归薪资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



猎聘《海归留学生就业洞察报告》显示,企业更期待海外高学历人才,在企业下载的海归人才学历中,68.43% 为硕士,本科仅占 13.27%。


此外,一年制硕士在考公、国企央企招聘中表现不俗。国家电网 2025 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录用名单中,有 270 人是一年制硕士,部分海外院校录用情况如下:




 04 

结语


无论从就业薪资、学历认可度还是就业单位来看,一年制硕士都具备不容忽视的优势。


而想要敲开这些优质一年制硕士项目的大门,扎实的语言能力是重要基石,雅思成绩便是其中的关键通行证


与其纠结学制长短的标签,不如沉下心来攻克雅思,用过硬的语言实力为申请铺路,让自己在求学之路上更有底气 —— 毕竟,能证明你价值的,永远是你实实在在的能力与付出。

扫码联系
电话联系